研究
事实真相
加布里埃莱·巴塔利亚
如今,中国有51%的人口生活在城市,而在1979年邓小平实施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城市人口仅占19%。许多分析人士将这一城市化进程形容为‘前所未有的’,该词被普遍用于中国在过去30年里所取得的各项成果,比如帮助6亿人口摆脱贫困,经济连续1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积累财富用于在世界各地的再投资等方面。
现在,受社会和生态因素的制约,这种模式不再具有可持续性,一种新的城市化模式势在必行:都市化将为城镇化所取代,这是新一届中国领导集体的构想,实现这一构想意味着将有2.5亿农村居民迁移到新的城镇当中,但与此同时并不会对现有的城市核心造成扩张。官方将这一构想的目标解读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而无论其目标究竟为何,我们很快都将看到这一构想初步显现的具体成果。
那么,从建筑学角度讲,这种城市化模式在镇(即英文中‘town’)的层面,将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难以作答,尤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国的20000多个镇有着极其多样的具体情况。如果其中1000个最大的镇的平均人口数超过7000,那么其中最发达的镇的人口数就有可能超过50万。这意味着今日的中国需要的并非是‘某一种’模式,而是一系列能够融合当地的建筑风格与其自然、人文景观的灵活构想。
在一个各个省份各自为政的国家里,城镇化是一项自上而下的政策;而且以前那种不惜一切代价过度建设的模式不仅充实了地方政府的小金库,还让许许多多政府官员和房地产开发商的腰包都鼓了起来。
若要避免中央政府和偏远地区之间的恶性权力争夺,就有必要说明可持续的城市化进程意味着什么。这本书的意义恰恰体现在这里:新型的可持续性建筑项目才是适合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研究
经过此次研究我们意识到,只有通过一整套全面的解决方案才能展现城市发展的新面貌。城市并不单单由大量的基础设施所构成,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存在与生活在其中的人和各项社会活动不可分割。在理解了这一点后,我们不妨追溯一下,把城市的硬性景观(城市的硬件)和软性景观(城市的软件)连接起来。这种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对新想法、新灵感的不断追求,以及城市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持续探索。
胡同城是填补新旧模式间的差距、填补新北京与老北京面貌差距的一次尝试。我们并没有纠结于如何设计出新奇的方案、让建筑行业敬仰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的住宅区或是大规模的城市规划;相反,我们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应以怎样一种新的视角去看待城市和城市的未来,进而提出城市发展的新方向。这一提议兼顾了城市历史背景和现实需求,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模型为基础。这本总结了关于城市改造观点的小册子,是整个团队共同努力得出的一整套思想和方案,它极好地追溯了城市的精神面貌的变化过程,提出了实际的解决方案,填补了房地产、金融和经济过热所造成的差距。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只有社会各界公民、政策制定者、专业人士和研究人员各抒己见、献计献策,才能为我们带来和谐的、提供可持续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城市。